top of page

簡單與複雜的設計

最近在研究簡單和複雜的事情, 簡單地說, 就是多複雜是簡單, 跟多簡單是複雜. 哈, 好像我們心理學家都是這樣腦袋糾結成麻花捲? 唉, 其實是這件事真的有些麻煩.

昨天邀請仁寶的 David 來碩班的 UX 課演講, 他談到了 flat design vs. skeuomorphic design, flat design 中文翻譯扁平(化)設計, 但感覺不夠傳神, 因為它其實是在視覺上以很素樸的方式傳達輪廓, 並不表現立體與光影, 也就是不擬真, Win 8的動態磚是例子, 有個 Pinterest 的剪貼簿, 蒐集了好多這種設計(FLAT UI DESIGN), 另外最新的例子則是 iOS7.

那扁平的好還是擬真的好呢? David 昨天在班上調查, 沒想到我們同學多數還是喜歡擬真, 扁平設計看來還得要加把勁. 但是大家為何喜歡擬真呢? 搞設計與UX的人朗朗上口的是metaphor的作用喽, 換句話說, 擬真的使用者介面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真實世界的物體跟它的操作模式, 新手往往可以透過借用這樣的 metaphor 來習得介面的操作,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電腦桌面的資源回收桶. 不過擬真對於使用者的作用只在 metaphor 嗎?

扁平設計少了立體的線索, 互動模式當然少了一些引導, 但是視覺的處理反而會聚焦在其他線索上, 像是色彩, 輪廓等都可以拿來大作文章, 扁平設計也著實利用了這些元素. 搞設計的人似乎覺得扁平設計的互動線索不夠, 還弄出了parallax scrolling 這類花樣來幫忙.

弄到後來, 扁平設計除了不擬真外, 一點都不素樸, 反而是五光十色, 動感十足, 但這樣的介面真的能討使用者歡心嗎? 大家有時候會忘記了, 互動模式之所以成為一種[模式], 就表示其中有一些訊息要讓使用者去處理與學習, 線索多或模式多, 其實同時也會造成使用者需要處理的訊息量增加, 複雜的設計是不容易讓人喜歡的.

所以我們就回到那個簡單複雜的問題了,其實簡單的線索不夠, 複雜的不好處理, 這就呼應了實驗美學學者 Daniel Berlyne 的分析, 中等複雜度才會引發最強的美感 (情感偏好) . 所以不論是扁平還是擬真設計, 到底多複雜還算是簡單, 多簡單才夠複雜, 都是需要替使用者考量的重點, 也是心理學家最愛的問題.

HISTORY: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