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足跡 (為慶賀東吳心理系30周年系慶而寫)

25年前第一次來到東吳心理系,格局像個家的系館馬上給人歸屬感,那時候,我的老二剛出生,博士學位剛到手,無數的人生課題在開展,但與大一同學的距離感不大,滿懷理想地想要塞知識給同學,也不時跩跩地跟同學說不太在乎他們來不來上課。在那時候,攸關今天世界樣貌的網際網路還在醞釀與萌芽,學生沒辦法用email請假,而且因為沒有Google幫忙,大家寫報告真的很挑戰。透明片製作的實體投影片在那時被視為是進步的教學媒介,而因為沒有Google或是網路下載,同學寫筆記以及讀課本的必要性都還很高。而板書老是寫歪掉還有下課後衣服上的粉筆灰則是日常的小困擾。

25年後的今天,東吳心理系的空間由當初家庭格局的系館向周邊延伸了許多,三個孩子已經長大,自己的人生長軸有了許多塗鴉,大一同學的臉孔顯得愈發稚嫩,內心的理想延伸到了心理學領域的發展。在今天,網際網路已經成熟到可以扣緊日常的每件事,「投影片」變成了一個隱喻,同學在開學的第一堂課時就會問上課講義是否提供網路下載,不管我答可以或不可以,同學跩跩地自己決定以後要不要來上課或要不要買課本。知識取得很容易,但我們對於教育與學習的焦慮感更深了,擔心學校教得不夠,同學學得不深。

25年很快地過了,系上的秘書助教非常支援老師同學,我們的同學也超乎想像地尊師重道,上課之餘不時會有滿懷善念的校友回校聊聊,而一般人也不太期待大學教授很具溝通能力或者很好打交道,所以作為大學教授的日常,其實還算輕鬆也很有滿足感,需要嚴肅對待的就是研究生涯的發展了。在25年間的前半,我投入了很多力氣作視覺辨認以及記憶與情緒的研究,實驗、技術、計畫、交流、投稿,是一些別人看來很花時間也挺累人的事情,但我覺得心理學真的是很有趣的一門學問,尋求答案過程中的沉浸感與不時的柳暗花明,使得研究過程跟答案本身都一樣地吸引人。25年的後半要開始時,我做完了系主任也升了教授,覺得有點力氣做些改變,第一個念頭當然是精進理論研究,但同學跟著我做研究有點辛苦,畢業後去研究環境更好的學校深造是他們的目標,畢業不深造的也不再需要那些理論研究,這些都讓人有著淡淡的失落感。一個長期被壓抑著的念頭於是浮出水面 – 是不是能把研究與教學工作對齊,讓學生不用太費力就能懂得我的研究並也產生興趣,也讓教學工作很自然地能為研究工作提供些回饋 ? 這裡其實有著很困難的轉換與決定,Robert Frost的 The road not taken 描繪得很細膩,我想引用他比我自己寫要好~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我開始與實踐大學工設系的盧禎慧老師合作,讓我們的同學和設計系的同學共同一起解決一些小小的產品設計問題,同學對於這種模式感覺新奇有趣,也很欣賞設計系同學的專業。我也開始運用系上的研討會機制辦使用者經驗的研討會,找業界的朋友進入校園作交流,有點麻煩的是對於研討會流程能否符合流暢體驗的標準總有點心理壓力,所幸系辦的備援非常很給力,而且剛開始大家對使用者經驗的主題還很好奇,收費不高的研討會報名秒殺,能報進來的就大多不太計較了。

這些過程讓我覺得應該培養心理系同學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發揮專業角色,於是在2012年申請執行了一個教育部計畫-「使用者經驗之洞察分析」,裡面規劃了與計畫名稱同名的課程與學生實習。無奈的是概念太新了,在校內或學界還有點阻力,不過教室裡面同學閃亮的眼神給人堅持的力量,我之後也就每年都開了這個課 (應該是績效很高的教育部計畫吧~)。與這些教學努力同步的則是研究方向的調整,我開始指導同學研究品牌、產品創新、視覺歷程與心理距離對於廣告與產品呈現的影響,也很感謝學校與科技部經費支援購置眼動儀,讓有心走工商應用的同學也可以接觸實驗室的應用研究方法,成為我們的特色。使用者經驗現在已經由buzzword變成各行各業以各種渠道去實現的價值,越來越多大學部與碩士班的畢業同學去擔任UX研究員、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等各種環繞產品價值的工作角色。不再有人質疑我們培養學生UX的核心能力,但大家依然不覺得需要把研究與教學的取向對齊,不曾改變的是科技與商業脈絡的不斷演進,但大家也仍然很難一開始就辨識與支持摸著石子過河的創新努力。

這個祝賀系慶的短文寫起來有點像是自我中心的喃喃自語,但助教都催稿好幾次了,也無法重起了。不過過去25年的生命與這個系一起度過,我相信用我個人的足跡去祝賀系慶也是種真誠的方式;東吳心理系是由人組合起的有機體,每一個小小的火花累加起來才能詮釋這個系在過去30年所綻放的光芒。

HISTORY: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